东营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哪里有

    2020-07-06发布, 次浏览 收藏 置顶 举报
  • 上课班制:

    随到随学

  • 授课时间:

    业余时间

  • 授课对象:

    想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学员

  • 网报价格:电询    课程原价:电询
  • 咨询热线:400-998-6158
  • 授课地址:有多个校区 电联加微信
  • 课程详情

  • 机构简介
  • 地图信息
  • 预约试听

课程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中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知识延伸

一、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 分类 内容和方法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
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组织策略 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 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间时监视自己的时间和速度。
调节策略 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 措施。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时间,利用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环节管理策略 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努力管理策略 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这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工具的利用 善于利用参考资料、电脑与网络、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等等。 人力资源的利用 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疑难点:1.位置记忆法

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先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再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

2.缩减和编歌诀

利用每个词的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例如,《辛丑条约》内容为:1.要清政*赔款;2.邀请政*增加人民反抗;3.允许外国在**注兵;4.划分租界,建领事馆;可以用钱禁兵馆(前进宾馆来记忆)

3.视觉联想法

飞机——箱子联想为:飞机穿过箱子。橘子——狗联想为:一个比狗还大的橘子砸中了一条狗。

【考题再现】

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答案】B。解析: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元认知策略。

2.鲁迅先生在《红楼梦》时由于人物众多不便于对内容的理解,利用人物关系网络图梳理人物关系,属于哪一种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2.【答案】C。解析:关系网络图是一种组织策略。

3.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

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知识延伸

一、教育

词汇篇

词汇 范围 行为 学者 著作 相关表述
教育 世界 出现 孟子 《孟子·尽心上》  
教育 世界 对“教”与“育”分开解释 许慎 《说文解字》  
道德 世界 出现 荀子 《劝学》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课程 世界 把课程作为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 斯宾塞 《什么知识有价值》  
班级 世界 出现 埃拉斯莫斯    

世界上一个正式的有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生物起源说

世界上早的学校教育: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教育

我国早的学校教育: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

我国早的关于人才选拔的制度:科举制

在中世纪欧洲开设为普遍的教学形式:堂区学校

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德国

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物:马丁·路德

**近代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物:蔡元培

我国近现代教育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学校篇

时间 人物/宗教 行为 地点 原名称 现名称
1923年 陈鹤琴 创办**一所实验幼稚园 南京 鼓楼幼稚园 现南京鼓楼幼儿园
1878年 张焕纶 创办**一所小学 上海 正蒙书院 现上海梅溪小学
1850年 天主教 创办**一所中学 上海 徐汇公学 现上海徐汇中学
1861年 文祥、爱新觉罗·弈䜣 创办**一所高等学府 北京 京师同文馆 现北京大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

世界上早倡导启发式教学的人: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西方史早倡导启发式教学的人:苏格拉底“产婆术”

世界上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战国时期乐正克 《学记》

我国一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

(二)世界教育学

西方一本教育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

世界上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

首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须学习的科目的人物:苏格拉底

首次提出“寓学习于游戏”:柏拉图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观点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

早反对体罚的人物:昆体良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昆体良 分班教学

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育家:康德

早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家:培根

早将教育学从其他学科当中独立出来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早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早提出并系统论证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西方历一位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被公认为世界上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凯洛夫的《教育学》

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父亲专题

头衔 人物 事件
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
科学教育学之父、规范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
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德国)  
**幼儿教育之父 陈鹤琴  
**乡村幼教之父 陶行知 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创立
慈爱的儿童之父 裴斯泰洛齐(瑞士)  
实验教育学之父 梅伊曼(德国)  
比较教育学之父 朱利安(法国)  
终身教育之父 保罗·朗格朗(法国)  
国际平民之父、平民教育之父 晏阳初  
职业教育之父 黄炎培  
课程理论之父、课程评价之父、科学评价之父 拉尔夫·泰勒(美国)  
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第斯多惠(德国)  
心理学之父 威廉·冯特(德国)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设立世界上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现代心理学之父 王国维 《心理学概论》(译)
法国现代心理学之父 李博(法国,音译)  
美国心理学之父 威廉·詹姆斯(美国)  
实验心理学之父 费希纳(德国)  
教育心理学之父 爱德华·李·桑代克(美国)  
俄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乌申斯基(俄国)  
官能心理学之父 沃尔弗(德国)  
儿童心理学之父 斯坦利·霍尔 (美国,冯特弟子)  
动物心理学之父 爱德华·李·桑代克(美国)  
社会心理学之父 库尔特·勒温(美国)  
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  
认知心理学之父 乌尔里克·奈塞尔(美国)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论
程序教学之父 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 华生(美国)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实用主义哲学之父 杜威(美国)  
临床心理学之父 赖特纳·韦特默(美国)  

三、班级

“班级”一词早由埃拉斯莫斯提出

四、课程

“课程”一词早出现由斯宾塞提出

“课程”一词在我国早出现在唐朝

早与课程含义相近的: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早把课程作为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斯宾塞

教育的一本课程论专著:1918年博比特《课程》

“隐性课程”早提出:1968年杰克逊的《班级生活》

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学说:道德认知发展论

世界上一本终身教育专著: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的标志: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终形成的标志: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五、教育心理学

创立心理学的学者—冯特

早使用“行为主义”一词的学者—华生

编著我国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学者:廖世承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东营健康管理师培训东营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预约试听
  • 姓名: *
  • 性别:
  • 手机号码: *
  • QQ:
  • 微信:
  • 其它说明:
  • 验证码: *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