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教师资格考点解读之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 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2. 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利的领导集体;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 课堂管理的原则:①目标原则;②激励原则;③反馈原则。

4.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①教师的领导风格;②班级规模;③班级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单选)

5.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6.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①教师的教学;②教师的领导方式(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④教师的情绪状态。(单选)

7. 课堂纪律的类型: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

8.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内在因素 (主要原因)①性格类型不同;②认知能力发展失衡;③情绪情感不平衡;(二)外在因素 ①教师授课不能引起学生兴趣;②师生关系紧张;③课堂规则缺乏合理性;④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9.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一) ①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②关注学生个性差异;③建立良好师生关系;④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⑤学生参与制定有效课堂规则;⑥创建良好课堂环境;

(二) ⑦此外,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富于变化和切合学生特点的教室布置和座位安排,有助于陶冶性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做到优劣搭配、合理组织,以取长补短、以优补劣,互相促进,根据学生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座位排列形式。

10.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管理班集体;基本工作是了解学生。

11.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①制定班级管理目标。②健全班级组织机构。③完善班级组织制度。④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形成良好的班风;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⑦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简答)

12. 课外活动的形式:①群众性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

13. 课外活动的内容:①科技活动;②学科活动;③文学艺术活动;④体育活动;⑤社会活动; ⑥传统的节假日活动;⑦课外阅读活动。

14. 课外活动的特点: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②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③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15. 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福勒和布朗)

16.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途径):

(一) 教师个人

1) 调整认知方式,增强耐压性;

2) 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3) 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

4) 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二) 学校

1) 注重引导,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

2) 营造环境,给教师带来温馨与和谐;

3) 提供舞台,激励教师充分发挥才能。

(三) 社会

1) 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的重要条件;

2) 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3) 健全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保定莲池区健康管理师培训保定莲池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