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中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知识延伸
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2)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流程:准备一材料分析一检验假设一揭示本质或规律。
命题点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使用广泛、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2.观察法的种类
1)按观察对象和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分为:自然情境观察、实验室观察。
①自然情境观察
对观察对象和环境条件不加控制,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观察。
②实验室观察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计划,在对观察对象、环境条件等观察变量进行一定控制,采用标准化手段进行观察。
2)按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分为: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①直接观察
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身),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这种观察直观具体。
②间接观察
一是以感官借助某些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二是对某事发后留下的痕迹(如照片、录像)进行推测的观察。
3)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①参与观察
观察者以不同程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和组织中去,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不暴露身份,在参与活动中从内部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与活动过程,其研究过程具有互动性。
②非参与观察
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活动,不干预其发展变化,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与活动过程。
4)按是否对观察活动严格控制可分为: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
①结构式观察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
②非结构式观察
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没有预先确定,也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
5)按是否有目的、计划为标准可分为:随机观察、系统观察
①随机观察
偶然的无计划、无目的的发珊口记录一些事实。观察的不全面、不完整、不系统、科学性不强。
②系统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观察和记录一定时间内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
6)按观察的历时与频率可分为:抽样观察、跟踪观察
①抽样观察
对观察现场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再对样本进行观察,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小,容易使观察深入细致,操作比较容易,对观察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取样上,要求取样有代表性。抽样方法包括时间抽样、场面抽样、阶段抽样。
②跟踪观察
长期的、定向的观察对象的发展演变过程。
3.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1)观察准备
①制定观察计划与提纲,包括观察计划的参考格式;研究课题;观察目的、任务;6w:who/where/wherdwhat/how/why;观察对象、范围(观察谁)、观察内容(要收集哪些资料);观察地点、观察的方法、手段:观察步骤与时间安排(观察如何进行,包括观察的次数、程序、间隔时间、每次观察要持续的时间)等。
②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具,包括记录表格、记录方法、准备观察仪器等。
③确定观察途径,包括访谈、听课、实地参观考察、参与有关活动等。
(2)实际观察
观察记录(及时、客观、全面记录)。
(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观察报告的撰写
(二)调查法
1.调查法的概念
调查法是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对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等,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安庆迎江区健康管理师培训庆迎江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