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是**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的正式职业(职业代码:3-02-03-08),需具备快速响应、现场急救、灾害处置等综合能力,是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一环。突发事件的 “**响应人”,负责在专业救援力量抵达前,通过前期处置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
理论考试技巧
如分析题干中的 “群体性踩踏事件”,快速关联到 “人群控制 - 伤员分类 - 转运优先” 的处置流程。答题时先做有把握的题目,遇到难题不要过多纠缠,可先标记,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思考,用排除法等方法作答。
实操考试技巧

动作规范标准:牢记必考项目(安全评估、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和抽考项目(救援绳索 / 气道梗塞二选一、标识识别 / 检伤分类二选一)的动作要领。例如,心肺复苏需确保按压深度 5 - 6 厘米、频率 100 - 120 次 / 分钟。注重细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使用液压破拆工具时保持与被困者 3 米以上安全距离等。在止血包扎时,要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并标注包扎时间

模拟演练:借助 3D 模拟演练软件或线下实训基地,模拟地震坍塌、火灾逃生等复杂环境,进行场景化模拟训练。同时,通过模拟考官提问、突发干扰等方式强化心理素质,提升临场应变能力。
遵循原则:牢记 “安全 - 高效 - 人文” 三大原则。转运伤员前轻声告知 “我是救援员,请配合我” 以安抚情绪。若在某个环节出现失误,切勿慌乱,应立即举手向考官示意,按标准流程补救。
应急救援员作用
紧急搜救与生命支持
在地震、火灾、洪涝等灾害现场,快速定位被困人员,利用破拆、绳索救援等技术实施营救,避免伤亡扩大。例如地震后通过声波探测仪寻找废墟下的幸存者,或在泥石流灾害中徒手挖掘被困群众。
**时间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心肺复苏(CPR)等基础医疗处置,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黄金时间。数据显示,心脏骤停后 4 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提升至 50% 以上,应急救援员的现场急救能力直接影响伤亡率。
危险环境中的安全引导
火灾中引导群众沿安全通道疏散,避免因恐慌导致踩踏事故;化工泄漏事故中划定警戒区域,指导居民佩戴防护装备、有序撤离,降低二次伤害风险。
初期灾情的快速响应
专业救援力量抵达前,作为 “**响应人” 迅速介入,评估灾害规模(如火灾范围、地震烈度)、上报关键信息(被困人数、危险源位置),为后续救援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山火发生时,应急救援员可通过无人机侦察火情,协助指挥部制定灭火路线。
基础抢险与危险源控制
洪涝灾害中搬运沙袋构筑临时堤坝,阻止洪水蔓延;交通事故现场利用液压剪破拆变形车辆,防止燃油泄漏引发爆炸;配合专业队伍进行危化品泄漏的初期封堵,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咨询详情
次生灾害防范与环境清理
地震后排查建筑废墟的坍塌隐患,设置警示标志;暴雨后疏通堵塞的排水系统,防止内涝加剧;协助清理灾害遗留的 debris(如倒塌树木、损毁车辆),恢复道路通行。
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与生活保障
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安置点的物资分发、生活照料,同时通过心理干预缓解恐慌情绪。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应急救援员不仅承担物资配送任务,还需安抚隔离人员的焦虑心理。
咨询详情
安全知识普及与应急演练
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如火灾逃生、海姆立克急救法),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据统计,接受过系统培训的群体在灾害中的生存率比未培训群体高 30% 以上。
风险隐患排查与预警
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如老旧建筑的消防设施缺失、山区易滑坡路段),协助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从源头降低事故发生率。
咨询详情
应急救援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兰州优路教育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