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来一场与灵魂的自我谈话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柏拉图则认为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立足于生活,总是能看到身旁小伙伴一边学习,一边梳理思维导图。那么,“思维的过程”究竟何其神秘?让我们走入教师招聘考试,与柏拉图一同,来一场与灵魂的自我谈话。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例如,我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动物分解为头、尾、足、躯体;把一篇文章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把几何图形分解成点、线、面、角、体。
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例如,把单词组成句子;把文章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就能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把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等。
分析和综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析,人们则不能清楚地认识客观事物,各种对象就会变得笼统模糊。离开综合,人们则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等有机成分产生片面认识,无法从对象的有机组成因素中完整地认识事物。任何思维活动都是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以分析为前提,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各个部分或特征区别开来后,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识别事物。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能辨别货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也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作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过程和前提。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可以分为男性、女性;大人、小孩;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教师、商人;高个、矮个;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例如,石英钟、闹钟、座钟、挂钟都能计时。因此,“能计时” 就是它们的共同属性。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例如,生物学家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分了类,并揭示了各类生吻间的关系和联系,这就是人脑中对生物系统化的过程。又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比如,运用杠杆原理去打开瓶盖、制作指甲刀、制作跷跷板。
以上便是思维的过程相关知识点的解析,望大家能有所获。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孝感健康管理师培训孝感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