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心理咨询师学习资料

心理咨询师学习资料

*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

一、学习指导

掌握内容: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流派和学科分支;人体神经系统;感觉的定义、特征,知觉的定义、分类,感觉现象和感觉规律;记忆的定义、过程和种类, 遗忘及其原因;问题解决及其影响因素;情绪的定义、功能,情绪状态和情感状态;需要;智力和智商,气质概述和气质类型;意识,睡眠和梦;注意。

了解内容:基因与行为的联系;感觉的测量,感觉和知觉的异同;想象的定义、功能和种类; 思维的概述、种类和过程;情绪的生理反应,意志概述和意志品质,挫折和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动机;能力概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的分类;气质的*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性格。

二、知识要点

(一)心理科学概述

1. 心理学的定义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心理学的英语词汇“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心灵或精神解说”之意。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现代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 Wunt, 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一个心理实验室,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为此,冯特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心理学做出了相对统一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心理学通过对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察、描述、预测、调控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其研究目标和方法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性质。但人又是社会实体,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中间)科学。

心理学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2. 心理学:超出你的设想

心理学包含的领域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多。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是治疗师。许多心理学家就职于教育、工业和运动领域,在监狱、*府、教堂、寺院、私人诊所以及大学、学院的心理学系中工作。还有些心理学家为运动队、工程公司、咨询公司以及法院工作。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心理学家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教学、研究、评估、设备设计和心理治疗。

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太繁杂,无法在这里一一进行探讨。

3. 从事心理学方面工作的三种途径

从广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心理学分为三个主要分支或类別: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学和应用心理学。*这些类别之间存在一些重叠,因为许多心理学家在工作中承担着多种任务。

4. 心理学不是精神病学

与精神病学相比,心理学涉及的范围更广,包含人类的所有行为与心理过程,从大脑功能到社会互动,从心理健康到心理障碍。对大多数心理学家来说,研究生期间训练的重点在于研究方法,以及对特定心理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另外,心理学家虽然通常具有博士学位,但接受的不是医学训练,因此他们通常没有开药的资格。心理学家从事的领域非常广泛,所有这些领域中的心理学家都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人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家可以体现出这种视角,他们会把人们看成是需要帮助的来访者,而不是病人。

5.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精神活动的认识,随着方法的不断进步而越来越深刻。心理学研究是采用客观方法和科学程序来获取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

(1)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方法。例如: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了解其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等。

(2)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不但要求研究问题“是什么”,还要进一步探讨发生问题的原因“为什么”。

因此,其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3)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之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测验法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心理测验的可靠程度。测验可靠程度高,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该测验时,可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效度是指测验有效地测量了被测者的心理品质。测验法经常用来探讨难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问题。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其应用范围广泛。

(4) 相关研究法

相关研究法是指了解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特质、行为表现或客观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例如:子女和父母在智商、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状态以及所获成绩之间的相关情况,或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有序方式等。

(5)个案法

个案法是指对被试各个方面或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收集关于个体详细的信息,经过分析推知其行为的真正原因。个案研究特殊形式是晤谈法,它是一种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6)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在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于许多人的反应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心理趋向。

6.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流派

心理学在诞生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了一些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 结构主义心理学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后经他的学生铁钦纳(E. Titchenner, 1867—1927)在美国宣扬推广。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通过内省法(introspection method)来研究个人的直接经验,应从内容、过程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

内容是个人所经历的感受与体验,包括感觉、意象和感情。过程是个人经验发生发展的历程,包括经验如何发生、经验之间如何联系等。原因是探究各种经验产生的缘由,以及它们之间彼此存在着的因果关系等,以此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释。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与杜威(John Dewey, 1885—1952)创立。机能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进行了解,这远比研究心理或意识的结构重要。例如:人的知觉、思维活动和心智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以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心理学关心思维是由哪些成分构成,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关心思维在人适应环境过程中具有哪些作用。机能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领域的发展道路。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在 1913 年创立。华生认为,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刺激(stimulus)—反应(response)公式,把研究内容由内隐的意识转向外显的行为,认为环境因素是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而遗传的影响可以不必理会。他宣称,社会若需要某类人,就可以把任何智力与身体正常的人教导为其所想要的人,如数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律师或军官,也可以让他成为乞丐、流氓或罪犯。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客观的、可以验证的实验方法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此排斥内省法以及对人的意识经验的研究,使心理学研究的内涵变窄,从而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Max Wertheimer, 1880—1943)、柯夫卡(Kurt Koffka, 1886—1941)和柯勒(Wolfgang Kohler, 1887—1967)创立。格式塔(gestal)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能像结构主义那样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若把心理或行为分解为部分的话,那么心理学研究将变得毫无意义。例如:一支乐曲,对人来说是一个整体,若把它拆分开成为各种音符,则就不会产生听到该曲调的心理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和学习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大贡献,例如:在知觉中的相似律、相近律以及对比律,在学习中的顿悟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它们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5)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在 1896 年创立。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潜意识、生本能与死本能、力比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动力;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征;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精神分析用于在临床中寻找患者异常行为产生的根源,是精神病诊治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之*,也是影响人类文化和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心理学从片面地对某些心理现象的探讨,转而趋向潜意识和个人整体方面的研究。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及其临床实践,心理学越来越重视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了 新精神分析理论。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和罗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在20 世纪中叶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心理学在研究与了解人的本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环境以及创设条件来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并对人的心理本质进行了新的诠释,对当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7)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学问,它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而兴起。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Neisser)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认为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活动规律。

7. 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体系,在应用上已经与社会实践领域建立了广泛联系,形成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1)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学科,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以及需要、动机和各种心理特征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它是心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2)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着重从人体生理和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等方面探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能,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心理学在现代脑科学研究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揭示心理现象在大脑中的解剖机制以及与脑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的心理学叫比较心理学,它以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进行比较来确定两者的联系与差别。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心理学叫毕生发展心理学,它以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或个体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为研究对象。毕生发展心理学按照人生阶段,分为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发展中的个体进行教育、培养、训练的心理学理论根据。

(4)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教育心理学主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包括受教育者的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智能发展与智力测量方法,影响教与学过程的心理因素,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家庭、学校、社会等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影响等。教育心理学包括学科教学心理学和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因 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例如:个体如何受群体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个体如何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做出顺从行为?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进行研究: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印象形成、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等;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规范、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和群体心理等。社会心理学还包括民族心理学、家庭心理学和社区心理学等分支。

(6) 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是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例如:工程设计中使机器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减少疲劳,增加安全感与舒适度,使工作效率提高。管理心理学研究产品营销中的心理学问题,领导及其管理风格和行为与员工的潜能发挥、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之间的关联等。

(7)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诊断及治疗心理异常的分支学科,内容包括情绪问题、犯罪倾向、智力迟钝、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临床心理学家不同于精神病医生,前者是以心理学原理和心理测量探究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并以心理矫正技术与方法使心理异常者恢复正常。后者是以医生的身份,运用医学知识和药物等手段来治愈有精神障碍的病人。

(二)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 进化与自然选择

(1) 令达尔文信服的证据

是什么证据促使达尔文得出了关于生物体进化的激进结论呢?在旅行的途中,他反复观察到生物体能够巧妙地适应生存环境,比如能够吸引特定昆虫的花朵、非常适合啄起某些种子的鸟喙。他还观察到同一物种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如有些金丝雀拥有比其他金丝雀更大、更有力的喙,就像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高或者拥有更好的视力一样。达尔文认为这种差异会使某些个体在生存繁衍上比其他个体更有优势。这表明了一种进化机制,也就是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的“淘汰”过程。通过自然选择,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茁壮成长,繁衍后代;那些适应较差的个体后代较少,他们的香火可能会断掉(你可能听说过“适者生存”的说法,但达尔文并不喜欢这种说法)。通过自然选择,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改变

(2) 进化在心理学上的应用

适应和进化有助于解释我们在心理学中观察到的现象。“进化”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词语,很多人误解了它的真正含义。虽然进化的原则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但科学家们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便认可了它们。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意,进化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新元素。这并不是说心理学家们反对达尔文的理论,事实上大多数心理学家赞同进化观点。

2. 遗传学与遗传

从原理上看,遗传密码相当简单。就像在 CD 上对信息进行编码的微型凹点可以变成图片或音乐,你的基因所编码的信息能够变成你的遗传特征。你是各种特征的独特组合。例如:你的身高、体重、面部特征和头发颜色等都源自从你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基因“蓝图”,它们被铭刻在你的每一个细胞里。与之类似,你的很多心理特征同样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包括基本气质、恐惧倾向以及特定的行为模式。

3. 染色体、基因与 DNA

基因(gene)是构成生物体使用手册的“词汇”。基因被编码在 DNA 片段中,每个基因都可以指导一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为生物体的运作做出贡献。 基因在染色体(chromosomes)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像一串词汇构成了句子。

*染色体远 远不只是成串的基因。像段落一样,染色体中还有“标点”,显示了每个基因的起止,其中包含指

示基因何时以及如何表达的指令。然而有时这些指令是错误的,或者基因本身有缺陷。基因表达出错会引起身体和发展上的问题,比如大脑性麻痹和智力迟滞。 紧密盘绕的 DNA 链构成了染色体,DNA 是一种非常长的分子。每个染色体包含数千个基因,还包含指示基因何时以及如何表达的指令。基因本身就是 DNA 的片段。 46 条(23 对)染色体中有两条值得我们特別关注,它们是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科学家根据它们的形状,把它们命名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携带着男性或女性表现型的基因。

4. 心理过程的遗传解释

所有这些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基因既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特征,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特征。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基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多样的人类特性,比如智力、人格、心理障碍、阅读与语言缺陷,也许还有性取向,甚至连我们的恐惧也存在着遗传基础。

5. “人种”与人类的变异

世界上同一个地区的人们或多或少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肤色及其他身体特征。事实上,所谓的“人种”的生理特征彼此紧密地混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种生理特征能够明确地将不同地理区域、不同肤色或不同种族的人们的大脑区分开。大脑与大脑之间存在着许多有形的差异,甚至存在着性別差异,但并不存在基于人种的差异。 因此我们应该把“人种”看成是一个从社会角度提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或许文化的概念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对心理学家来说很重要的群体差异。

6. 人体神经系统

人体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个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全身,与脑、脊髓和全身器官相连来接受刺激信息和输出反应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1)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它们把来自眼、耳、舌、鼻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的外部刺激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知光亮、声音、疼痛、温度等变化,然后把中枢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运动器官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腺体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随意运动和不随意动作、调整姿势以及平衡活动等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加以控制的。

2) 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它控制身体内的不随意运动,例如:出汗、心跳、消化和血液循环等,它们都不由人的意志控制,即使睡着了或处于潜意识状态,它们也不会停止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一方面调节身体器官的生理平衡,维持人的正常行为反应;另一方面协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大脑两半球皮层的机能活动是人类*级思维活动的物质载体。

1) 脊髓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具有两种功能:信息的传入与传出和简单反射控制中心。膝跳反射就是在脊髓水平上进行的。

2) 脑

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后脑、中脑和前脑。从生物进化角度看,后脑是最原始的部分,稍后发展的是中脑,最后发展的是前脑。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其生理功能是生理机能的调节,包括食欲、消化、口渴、身体平衡、睡眠、体温、呼吸、腺体分泌、血管收缩及心跳等。同时,还控制部分反射性动作及基本情绪反应,如恐惧、快乐和性冲动等。如果延髓受损,则会使心跳停止、血压消失和呼吸丧失,生命就难以维持。延髓是维持个体生命机能的重要地方。

7. *级神经中枢

(1) 大脑皮层及其功能

大脑皮层是脑的最*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表面积约为 2200 平方厘米。大脑半球最外表的细胞层,其表面呈灰色,称为灰质,聚集着大量神经细胞,具有极其复杂的突触。在大脑皮层下由带髓鞘的神经纤维组成,呈白色,称为白质,它们与其他神经结构联系。大脑皮层厚度为3~6毫米,其神经元分为 6 层,每层具有不同功能,其中 1~4 层主要功能是对刺激信息进行精细分析与综合;5~6 层主要接受和传递来自大脑皮层上面几层的信息。智慧程度越低的动物,大脑皮层的皱褶越少,正常人大脑皮层的皱褶是最多的。

1) 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及机能

2)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机能

3) 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及机能

4) 大脑皮层的联合区及机能

5) 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

(2) 反射、反射弧、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 反射和反射弧概述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基础。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神经冲动就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传递到效应器做出反应。

2)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2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

8. 内分泌系统

除了神经系统能够对有机体起支配与调节作用外,内分泌系统也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某些生物化学物质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的。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活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来直接调节内分泌腺体活动,另一种方式是神经系统使脑垂体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三)认识过程

人脑获取信息以及解释这些信息涉及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通过感觉器官从环境中接受刺激信息的过程。知觉是人脑通过感觉器官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1.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有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2. 感觉的特征

(1) 直接性。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因此,记忆中对事物属性的再现或幻觉中各种类似感觉的体验等都不是感觉。

(2) 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的种类

(1) 外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由外部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和嗅觉。

(2) 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是指由有机体内部刺激引起,反映内脏器官、身体平衡及自身状况的感觉。

4. 感觉测量

感觉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物理量及其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

5.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

6. 知觉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分类。依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不同,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7. 感觉和知觉的异同

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不同,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 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 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对象相同。

2) 感觉和知觉依赖的物质基础相同。

(2)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 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 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来源不同。

3) 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3) 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联系紧密。

(4)感觉现象和感觉规律

(1) 感觉现象

1) 感觉适应。

2)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增强了人的感觉差别,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辨别事物。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 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在颜色感觉中容易产生联觉,视听联觉在声音作用下产生某种视觉形象。

(5)知觉特征

(1) 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选择性的特点有: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

第二,空间位置的影响。

第三,人的主观状态。

(2) 知觉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整体的过程。

知觉整体性的特点有: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第二,知觉者的主观状态。

(3) 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根据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

知觉理解性特点有:

*一,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第二,受言语指导的影响。

(4)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过程。

(6)记忆概述

(1)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过去经验是指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在人脑中的保持,在一定条件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即记忆。记忆则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2) 记忆的过程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3) 记忆的种类

1)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回忆的情况下,人的知识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项目产生影响的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人有意识或主动收集某些知识、经验,以完成当前任务项目的记忆。

2) 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的记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定理、定律等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2 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具有先后顺序活动过程的记忆。程序性记忆主要包括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两个部分,它是经过个体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按一定程序习得,开始时比较困难,一旦掌握便很难遗忘。

3)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1 形象记忆是指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 情景记忆是指人以亲身经历过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3 语义记忆是指人以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

4 情绪记忆是指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 运动记忆是指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7) 记忆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信息输入到信息提取经历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编码的方式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即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1) 感觉记忆

1) 感觉记忆的概念。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大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系统中信息加工的*一个阶段 。

2) 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的信息还未经任何心理加工,是以感觉痕迹形式登记下来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 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 1 秒,声像记忆虽超过 l 秒,但不长于 4 秒,它为感觉记忆保持高度的效能提供了基本条件。若信息在感觉记忆中不能瞬间登记或急速消失,就会同不断输入的新信息相互混杂,从而丧失对最初信息的识别。

3 感觉记忆的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进入感官的信息几乎都能被登记。但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当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时,才能转入到短时记忆,否则很快就会衰退而消失。

(2) 短时记忆

1) 短时记忆的概念。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 1 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的记忆。它与感觉记忆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也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操作的活动着的记忆,只有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转入长时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遗忘。

2) 短时记忆的特点。

1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短。

2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3 短时记忆中的编码形式。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主要采用言语听觉形式。一般情况下,视觉形象要转换成声音代码,这样才能在记忆中把信息更好地保存下来。

(3) 长时记忆

1) 长时记忆的概念。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长时记忆就像巨大的图书馆,保存着个人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程序、知识经验。

2) 长时记忆的特点

1 容量无限。

2 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 以意义编码为主。

8. 遗忘及其原因

(1) 遗忘的定义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2) 遗忘的原因

1) 记忆痕迹衰退说。

2) 干扰抑制说。 干扰抑制分为两类: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3) 动机性遗忘说。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压抑说,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

(4) 线索依赖性遗忘

线索依赖性遗忘是与痕迹衰退说相反的观点,认为遗忘不是由于痕迹衰退,而是因为检索线索困难所致。图尔文(Tulving)将线索依赖性遗忘和痕迹衰退说做了重要区分。他认为遗忘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消失了,这是痕迹衰退说;另一种是信息仍存储在记忆系统里,但不能被提取出来,这是线索依赖性遗忘。

9. 想象概述

想象的定义: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10. 想象的功能

(1) 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映,它以形象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识。

(2) 补充功能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3)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11. 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2)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把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2)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描述,在大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3) 幻想。幻想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2. 思维概述

(1)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2)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

思维与感觉、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根本区别。从反映内容来看,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联系。从反映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感觉和知觉处于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依据;而思维则是认识活动的*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思维,人才可能对感觉和知觉中获得的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达到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准确的和全面的反映。

13.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思维的内容,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 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通过对表象联想与推理来进行,这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3)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2) 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 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同一方向得出正确答案的思维。

2)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3)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程度,把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 常规性思维。常规性思维又称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14. 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表现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的具体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过程之中。

(1)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是指人脑把事物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指人脑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2) 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指在人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指在人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指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导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概括有两个层次:初级的经验概括和*级的科学概括。

(4) 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在人脑中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是在比较与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广泛的神经联系,因此它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问题解决及其影响因素

(1) 问题解决的概述

1) 问题的定义。问题是指蕴含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认知又不能习惯反映,是在达到所欲目标过程中的障碍。

2) 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是指寻找一系列操作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既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思维的普遍形式之*。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①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② 有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③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3) 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即初始状态、中介状态和目标状态。

(2)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指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的思维过程。

2)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就是要从笼统、混乱、不确定的问题中,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使问题的症结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 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拟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即提出假设。

4) 检验假设。解决问题的最后步骤是检验假设。

(3)问题解决的策略

1) 启发式策略。

2) 选择性搜索。

3) 爬山法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知识表征方式。

2) 原型启发。

3) 定势。

4) 功能固着。

5) 动机和情绪状态。

6) 个性特征。

(5)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解决问题

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 新颖性。

2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

3) 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创造想象可以弥补解决问题时的事实链条不足或尚未发现的环节,提供未知事物新形象,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

4) 灵感状态。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的心理状态。灵感是人集中全部精力解决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顿悟现象。

5)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准备阶段。即围绕问题,积累素材,收集资料,理出头绪的过程。收集资料越丰富和充分,越有利于开阔思路,发现和推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 酝酿阶段。也称孕育期,是在积累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人脑中对问题和信息进行周密细致的探索与思考,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阶段。

3) 豁朗阶段。也称灵感阶段,这是经过酝酿阶段之后,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在大脑中突然呈现,使问题有可能得到顺利解决的阶段。

4) 验证阶段。这是对新思想、新观念的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阶段,也是个体对创造过程反思的时期。

(四)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1. 情绪概述

(1)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但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与认识过程不同。情绪是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的复杂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2)情绪的功能

1) 适应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实现的。

2) 组织功能。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并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

3) 信号功能。情绪是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通过表情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

4)动机功能。情绪是个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它激励人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提高活动效率。

2. 情绪的生理反应

(1) 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

植物性神经是指控制各种腺体、内脏和血管的神经系统,它所控制的活动,如心跳、呼吸等是不受意志支配的。

1) 呼吸。呼吸会随着情绪状态的不同在呼与吸的次数、呼与吸的快慢和质量上有明显不同。

2) 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情绪状态下循环系统的活动会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心跳速度和 强度的改变,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的舒张与收缩的变化,如满意、愉快时,心率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因而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的变化可间接反映情绪的变化,作为测量情绪的生理指标。

3) 皮肤电。情绪状态下,皮肤内血管或舒张或收缩,汗腺分泌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皮肤电阻变化。

4) 内、外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内分泌腺体都会在情绪状态下引起分泌变化。泪腺、汗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在情绪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2) 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波有四种波形:α波、β波、θ波和δ波。在情绪状态时,脑电波有相应变化。在强烈情绪状态下,脑电波与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不同。

3. 情绪状态和情感状态

(1) 情绪状态

1) 心境。心境是指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乐观的心境会促使人振奋乐观,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活动效率,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使人厌烦、意志消沉、颓废悲观,从而降低活动效率,有损身体健康。

2)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的特点有爆发性、冲动性、持续时间短暂、确定的指向、明显的外部表现。

3) 应激。应激是人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下引起的情绪体验,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的特点包括超压性、超负荷性。应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是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阻抗阶段。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

(2)情感状态

1) 道德感。道德感是指人根据一定社会道德规范与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图及行为时产生的主观体验。

2) 理智感。理智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认知活动所得成就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的感受。

3) 美感。美感是指人根据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的感受和获得理解的精神愉悦的体验,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

4. 意志概述

(1) 意志定义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行动

1) 意志行动的定义。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它表现为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心理特性。

2) 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5.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由意志行动特点构成的稳定心理特性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品质,它们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贯彻始终,反映了人的意志水平,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其行为结果。

(1) 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品质是指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目的,能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能够主动调节与支配行动以服从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

(2) 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品质是指根据环境变化的状况,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心理品质。

(3) 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品质是指善于根据预定目的或既定要求,自觉调节与控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意志品质。

(4) 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品质是指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行动中,坚持不懈,并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6. 挫折心理概述

(1) 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指个体的动机、愿望、需要和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阻碍的情境和相应的感受与体验状态。挫折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为三个方面。

1) 挫折情境。挫折情境是指导致个体所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的干扰事件或阻碍达到目的的行动条件以及情境等。

2) 挫折认知。挫折认知是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识、态度、评价与解释,这是产生挫折和应对挫折的关键。

3) 挫折行为。挫折行为是指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反应。

(2) 产生挫折的原因

导致个体挫折的原因概括起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 客观因素导致的挫折。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2) 主观因素导致的挫折。由个人自身内在原因引起的挫折是个人起因挫折,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

7. 挫折的行为反应

挫折的行为反应是一种应激反应,是指个体陷入挫折状态后启动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都会体验到挫折,但不同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会对挫折做出不同反应。

(1) 焦虑

焦虑是挫折后常见的心理反应,是个体预期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出现的不愉快负面情绪感受。

(2) 冷漠

冷漠是个体对他人、事物、现象等外部刺激缺乏相应情绪的反应状态。

(3) 攻击

攻击是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之*,是个体试图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的情绪状态或行为表现,一般表现为个体受挫后为发泄愤怒情绪,而导致具有敌对情绪的过激行为。

(4) 退行

退行是个体遭受挫折时,以较其自身年龄与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来应对现实困境。

(5) 固着行为

固着行为是个体在遭受挫折时,情境已经发生变化,但在产生刻板化行为方式后仍重复盲目地继续出现。

8. 挫折的承受力

(1) 挫折承受力的定义

挫折承受力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时能摆脱困扰,避免出现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失常的能力。

(2)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1) 身体条件。身体健康、活动自如的个体承受挫折的能力会好于身体欠佳、体质虚弱或有某些生理疾病的人。

2) 认知因素。不同人在对待同样挫折情境时,由于认知不同而产生不同情绪状态与行为反应。俗话说“烦恼都是自找的”,实际反映了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状况。

3) 人格特质因素。具有远大理想的人,要比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的人具有较高挫折承受力。对感兴趣事物的认知中遇到挫折,要比枯燥乏味的认知活动中的挫折更易承受。性格开朗、乐观自信、坚毅忍耐的个体,比孤僻悲观、自卑怯懦个性的人的挫折承受力要强。

4) 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对挫折承受力产生很大影响。若个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某种挫折情境,通过自身努力来摆脱挫折事件,从而获得解决挫折情境的知识与技巧,其挫折承受力就较强。

(五)需要和动机

1. 需要的概述

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体现人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事物与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 需要的分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定动机的强度。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但只有一种或几种动机成为行为活动的动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 动机概述

(1)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2) 动机产生的条件

动机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

(3) 动机的功能

1) 激发功能。动机具有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或行为的功能。人类的各种活动总是由一定动机激发,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与行为。

2) 指向功能。动机的指向功能好比指南针,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方向,并使个体朝着预定目标前进。

3) 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后,活动能否坚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维持和调节作用是不同的,高尚动机比低级动机、动机强比动机弱更具有激励作用。

4. 动机的分类

(1)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又称生物动机或原发性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是有机体为满足食物、水分、空气、性、回避危害等生理需要产生的推动力,是较低级动机。社会动机又称心理动机或习得动机,是维持与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社会动机起源于社会性需要,是一种*级动机。

(2)长远的、概括动机和暂时的、具体动机

长远的、概括动机来自人对行为意义的深刻认识,持续作用时间长,比较稳定,影响范围比较广泛。暂时的、具体动机由个体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持续作用时间短,经常受情绪的影响,不太稳定。

(3)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高尚动机是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低级动机是指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

(4) 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主导动机是指在一段时期或一项活动中,个体总有一些动机处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辅助动机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动机,起加强主导动机以及坚持主导动机指引方向的作用。

(5)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对活动或工作过程感到满足而加强其继续活动或工作的内在动力。 外在动机是指影响或控制个体行为的外在因素。

(六)能力、气质和性格

1. 能力概述

(1) 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2)才能与天才

才能是指能力的完备结合。天才是指能力的最完备结合。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天才,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效率、创造性地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都达到高水平的创造性。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由勤奋、努力和坚强的意志所造就的。对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表明,天才儿童在智力结构中表现出智力的核心品质,例如:稳定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等。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 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1)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特征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反映。

人类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既是社会财富,又是个体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个体心理活动的 对象与内容之*。技能是个体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2)能力、知识和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3)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步。

(2)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联系

能力、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着区别,但它们相辅相成,有机联系。能力既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知识掌握要以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同时,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技能形成与掌握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

3. 能力的分类

(1) 按照能力的倾向性不同,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 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智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2) 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是在特殊专门领域内必须具有的能力。

(2)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个体得以顺利完成各项活动的最重要心理条件。对客观事物的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即为认知能力。

2) 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操作、制作和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 按照能力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把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产生与之相类似行为活动的能力。

2)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独特的、新颖的观念和事物的能力。

4. 智力和智商

(1) 智力的定义

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智力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关于智力内涵的诠释,归纳如下:

*一,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智力是潜在的学习能力。

第三,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四,智力是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第五,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理解为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5 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2)智商测验

1) 比纳—西蒙的智力测验量表。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法国精神病学家西蒙(T. Simon)在 1905年合作编制了世界上*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2)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首创离差智商用以代替比率智商,认为智力的增长与年龄的增长并非成正比,智力到了一定年龄会逐渐衰退,若使用比率智商就不能准确评价人的智力水平。

5. 气质概述

(1) 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2) 气质的特性

气质反映了人在心理活动及行为上的动力特征,这些气质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内向性与外向性。

6. 气质类型

(1) 胆汁质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

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勇敢果断,但注意力难于转移。

(2) 多血质

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灵活而易动感情,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但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方面缺乏耐力。

(3) 黏液质

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注意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办事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执着,但感情比较淡漠。

(4) 抑郁质

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小事,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和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易畏缩,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不善于交往,比较孤僻。

7. 气质的*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1) *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

巴甫洛夫在 20 世纪上半叶提出了*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他在研究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的发展与消退的规律中,揭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神经过程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2)*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根据*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

(3)*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巴甫洛夫根据*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与气质类型进行对照,认为两者具有相似性。为此,他把*级神经活动不可遏制型与胆汁质气质类型及心理表现相对应;把*级神经活动活泼型与多血质气质类型及心理表现相对应;把*级神经活动类型安静型与黏液质气质类型及心理表现相对应,把*级神经活动抑制型与抑郁质气质类型及心理表现相对应。

8. 性格概述

(1)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指一个人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做什么”和“怎样做”。

(2) 性格的结构

1)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社会环境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行为的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情况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

3) 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

9.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两者混淆,有时把气质视为性格,有时又把性格看作气质。

(1)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首先,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它更多地受到人的*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在人的情绪与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力特征。性格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是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其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优劣之别。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指向性等,因此,可塑性极小,变化慢。而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社会道德含义,可塑性大。

(2)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首先,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如爱国、勤奋、乐于助人等性格特征,只是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上带有不同个人色彩。

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例如:自制力性格特征,对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来说,需要经过极大克制和努力才能形成。但对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自制力的形成相对来说容易些。

最后,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性格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由于个体的社会角色所要求,因此,性格会对他身上某些气质特征产生持续影响。

(七)意识研究

1. 意识的定义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人能够认识到自身以及周围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存在,以及自身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来说,意识是人对环境刺激和自身感受、记忆与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调节与控制。

2. 意识水平和意识种类

(1) 意识水平

一般把个体意识划定为意识的基本水平、意识的中间水平、意识的*级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2) 意识种类

根据意识不同水平,把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种类型。

3. 睡眠

人类有 1/3 的生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一般若睡眠不满 6 小时就会抱怨睡眠不足。睡眠和觉醒状态相对,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生理节律,即睡眠和觉醒 24 小时的周期更替,但人在缺乏昼夜线索的情况下,周期会发生混乱。有人认为,人在睡眠时意识活动是停止的,但研究表明,人在睡眠中意识仍处在活动状态中。脑电图(EEG)是睡眠研究的主要工具之*,它能测量人脑电活动或波形。

在睡眠状态下,脑内神经细胞在不同活动阶段的放电情况不同,不同频率和振幅说明人脑正处于不同状态。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补充体力、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促进人体生长。睡眠也是物种生存,防止遭受危险的需要。从心理角度讲,梦具有过滤白天获得信息的机能,能调整和巩固白天的记忆内容。 有研究表明,连续剥夺几夜睡眠,被试的注意、学习、记忆等心理功能明显降低,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眼动睡眠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成人突触之间联系的维持关系密切,对存储认知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4. 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心理现象,是不随意想象的特殊形式。梦中含有缺乏外部刺激的想象,有些梦是如此“真实”,组织得如此“完整”,以至感到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有些梦却杂乱无章、毫无组织。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眼动睡眠与梦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在实验研究中,被试若在*眼动睡眠中被唤醒的话,有 80%报告自己正在做梦。因此,现在把*眼动睡眠当作做梦的标志之*。从梦的内容看,*眼动睡眠中的梦多半内容生动离奇,但缺乏清晰形象和连贯情节。

5. 注意的概述

(1) 注意的定义

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离不开注意的参与。注意是指人脑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是心理活动过程的积极状态。

(2)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其意识状态分别处于不同水平。另外,注意和意识又有区别。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特性,意识是心理活动的觉知,其所反映的是注意的内容或特定对象。若用“看电视”比喻的话,注意是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意识则是对电视屏幕上展现内容的觉知。

6. 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

(1) 注意的功能

1) 注意的选择功能。指个体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自身需要及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信息,避开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刺激信息并抑制对它们的反映。

2) 注意的保持功能。指将注意对象的映象维持在意识过程中,以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 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指控制人的心理活动朝向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

(2) 注意的外部表现

1) 适应性动作出现。当人在注意时,感觉器官会做出适应性反应。

2) 无关动作停止。人在集中注意时,血管循环会发生变化。集中注意时,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与此同时,多数无关动作暂时停止。

3) 呼吸轻微和缓慢。当注意的紧张性达到高峰时,呼吸会变得轻微缓慢,吸气短促,呼气延长。在十分紧张地注意时,常会发生呼吸暂停状况,即“屏息”现象。此外,在高度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脏跳动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

7. 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1) 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也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 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 注意的特征

(1) 注意范围

注意范围也称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寡的特性。

(2) 注意稳定性

注意稳定性也称注意持久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上的特性。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指人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杭州心理咨询师培训杭州萧山区公共营养师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