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BIM培训网的李老师跟各位聊聊BIM的起源。早在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arles Eastman教授创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
BIM的概念起始于autodesk 的3D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AEC-specific CAD;其次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C.M. Eastman 教授1970年代末期所提出的建筑物产品模型(building product model),而产品模型就是数据模型(data model) 或信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Eastman 教授是 ″建筑物信息仿真手册(BIM handbook:a guide to building info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2008)″ 的主要作者。于过去近40年来,他致力于著作及讲授虚拟设计与施工,认为BIM是为设计与施工而数位化仿真建筑物,让模型性质与属性成为工程计划的纪錄信息。再其次,J. Laiserin 认为BIM 是建筑物兴建过程按数位格式交换及沟通信息,根据他的文献,1987 年在Virtual building concept by Graphisoft'sArchiCAD 下首次出现BIM名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概念就是期望将建筑工程中图形与非图形信息整合于数据模型中,而这些信息不只是可以应用于设计施工阶段,亦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Building Life Cycle)。应用BIM技术,在施工前即能多方审视并确认需求,减少后续的错误。BIM作业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强大的运算能力,不仅是模拟绘图的一种服务,更能进行模型构造组件定义与检讨,并呈现真实数量计算的设计模型[3]。为了实现上述的使用效益,许多软件厂商投入人力及时间开发相关软件,目前主流的BIM系统软件如: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TEKLA Structures及Bentley Architecture等,均专门为实现建筑目标所设计的软件工具,可应用于辅助工程各环节,用户可以考虑其适当性及工程性质,选择较适合的工具,发挥其较佳的效用。
好了关于BIM的起源今天就说到这里,BIM理念的启蒙,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全行业需要考虑提高行业效益的问题,1975年“BIM之父”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中提出“a computer-based description of-a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