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等你到天明

等你到天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歌唱,学生能够产生对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的热爱,并能够热爱祖国不同文化。

2.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

3.解决合唱中的和谐与均衡问题,学习无伴奏合唱《等你到天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无伴奏合唱《等你到天明》。

2.教学难点:解决合唱中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简单介绍合唱作品以及哈萨克族的民俗民风(同步播放视频)。

并向同学简单介绍哈萨克族风土人情,习俗特征。

导入课题《等你到天明》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音乐,并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2.再次播放音乐,教师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进行方向特点、情绪及民族风格特点。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等你到天明》,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

2.学生分声演唱《等你到天明》的乐谱。

3.用元音“U”代替歌词进行演唱。

4.排练合唱:学生演唱《等你到天明》的歌词,并尽力表现出应有的情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能。教师要自始至终注意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

和声音位置问题,根据以前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能,尽量把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技能配合到位、协同运动,体验科学发声的方法。在学习演唱中,学生可以交流演唱体会,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5.歌曲处理

(1)欣赏无伴奏混声合唱《等你到天明》。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唱的美感要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上。即:合唱音响是否和谐,是否均衡,是否具有适当的音乐情感等。要达到这种目标,*从音色音准上去寻求和谐美,从各个声部之间恰当的音量上寻求声部之间的均衡美,*在力度上有变化、有层次感。

(3)学生再次演唱《等你到天明》,要力争表现得安详、宁静、和谐、有变化、有层次感。

(4)教师小结:《等你到天明》为无伴奏合唱。歌曲采用了哈萨克族民歌为素材。歌曲那优美的意境,饱满的和声效果,令人回味无穷。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领悟歌词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宜用柔美的音色来演唱,声音不宜太强、太亮,即使是主旋律也不必大声唱出。较好使用半声演唱,以便将安静祥和、浪漫悠远的意境尽可能的表现出来。

6.完整有表情地、有表现力地演唱《等你到天明》。

(四)巩固提高

浏览性聆听以下几首歌曲,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简单讨论产生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有哪些?(《乡音乡情》《曲蔓地》)

学生自由分享,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五)小结作业

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结:通过学唱无伴奏混声合唱《等你到天明》和聆听不同民族的民歌或改编合唱曲,使我们感受、体验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这不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一种较为深刻的体验。

作业:课下进行小组排练,表演唱。

四、板书设计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厦门同安区健康管理师培训厦门同安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