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教师资格考试之电化教学

教师资格考试之电化教学

*一节 电化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电化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过程一样:它既是信息传递过程,又是认识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它的基本任务也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同样起主导作用。在电化教学中,人和机这二者,人始终是主导者。

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一般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人系统。电化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机一人系统。

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电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虽然也是这三者,但其中的教师,可以有两种:普通教师和屏幕教师(又称电子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的媒体中,*有教学机器参与。有没有教学机器参与,这是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的根本区别。

二、电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有两个:

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电化教学的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 2.增进教学效率 3.扩大教学规模 4.促进教学改革

三、电化教学的历史发展

1.萌芽阶段 电化教学萌芽于19世纪末。19世纪20年代,幻灯介入教学领域,揭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在萌芽阶段,电化教学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特别是他的建立在感觉论基础上的直观原则,作为理论支柱。

2.起步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起步阶段。

3.初期发展阶段 从30年代到4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有声电影和录音。

4.迅速发展阶段和系统发展阶段 50年代到6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阶段。50年代后;有越来越多的电教媒体被用到教学中。50年代,有电视、程序教学机等;60年代,有电子计算机。50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在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他设计的教学机器被引入电化教学领域,在美国掀起了程序教学和利用教学机器进行学习的热潮。60年代初,香农(shannon)等的传播理论被引入电化教学研究领域,促进了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

5.电化教学进入系统发展阶段 从70年代起,电化教学进入系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录像电视系统、电子计算机教学系统s卫星传播教学系统等。

在理论建设方面,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被引进电教领域,使电化教学更加科学化、严密化、理论化。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新乡凤泉区健康管理师培训新乡凤泉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