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理论基础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经络系统等,西医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等现代科学原理。
诊断方法不同,中医通过望(观察)、闻(听诊)、问(询问)、切(脉诊)判断病情,而西医则依赖于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影像学等现代医学技术。
治疗方法不同,中医的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方式,西医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等现代医学技术。
理念不同,中医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防病为主、调节平衡、整体观念、维护健康等;西医更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强调病因学、病理学,强调科学依据。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各种现象和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阴常与负、静、内、阴冷等特征相关,阳常与正、动、外、阳热等特征相关。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各种变化和相互关系,例如心属火,火代表着热、活动和充满能量的属性,水的属性可以调节心脏的过度活跃。
气血理论,气血理论认为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运行对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不同疾病表现为气血不足、紊乱或阻滞。
脏腑理论,中医将人体的生理功能划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每个脏腑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经络理论,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一组络脉系统,贯穿全身,将五脏六腑组织连接起来,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调节着身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状态。
食疗和调养,中医强调饮食的调理对健康的重要性,将食物视为药物,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物进行调理,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和预防疾病。
中医相关的书籍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怎么写?
这里我们要分为三个部分去写:
1. 擅长用什么方式治疗什么病
2. 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
3. 治病总体思路和方法特点。(重点突出方法的独特不同于其他)
内服:病症的纲要分析、分型辨证、治则治法、组方方解、用药的特点及医术特点。
外治:病的纲要分析、分型辨证、(经络、取穴原理)治则治法、选穴组穴方解,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及特点。
a:普适性(范围较广)b:针对性(疗效突出)
适用范围:
a:患者选择(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保证疗效
b:禁忌人群----保证安全
内服方药:
a:中药种类的安全性
b:中药药性的安全性
c:中药药量的安全性
d:方剂配伍的安全性
要写清楚药物是否会使患者疾病加重、恶化、是否符合病症,药的毒性患者是否可以承受,剂量是否符合药典,超过部分是否有适用依据,配伍是否符合中医理论,有无违反十八反十九畏或现代研究成果。
外治技术:a:操作部位的安全性b:操作难度的安全性
c:创伤程度的安全性d:感染风险
要写清楚操作是否避开人体血管、神经、内脏等重要部位,是否关注扎针的密集度、深浅、留针时间,是否关注操作环境、器具、部位是否有消毒措施。
*注意:难度越大,风险越大,安全性越低
课程简介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乐山优路教育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