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走进民国时期的万世师表陶行知
教师招聘考试:走进民国时期的万世师表陶行知
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人物相关内容都是比较高频的考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结合教育学陶行知先生相关内容进行备考分析,方便各位考生简单的对这部分高频考点有个简单的认识,这次介绍内容主要是结合客观题型,便于各位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人民救国会和*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在考试中多以单选、多选、判断等形式进行考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的具体知识点:
1.地位:乡村幼教之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2000年前的孔仲尼,2000年后的陶行知;被宋庆龄女士称为万世师表;为一个毫无保留的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此点主要在单选和判断进行考察,如单选: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民国时期的万世师表?
判断:陈鹤琴是乡村幼教之父(×)。
2.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
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整体考察多选,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 )?
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浓缩在生活教育中的本质内核,是生活教育中较基本的,也是较根本的理论。它解决的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究竟具备哪些特征的问题。它通过解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确立了生活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提出教育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它深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概括了生活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生活教育较基本的理论,它不仅主导着生活教育运动的方向,而且支配着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充实和发展。
一般考察单选,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B.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对“生活即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要解决的是由谁来办教育,以及在什么样的范围来实施教育的问题。它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力图通过教育来完成社会改造的大教育观。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理想同自己所憧憬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面去推进国民教育,大胆地尝试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由人民大众来创办“大众教育”的实践,为开发教育的多种途径,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C.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实现生活教育的根本实践方式。“教学做合一”解决的是如何实施生活教育,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去推进生活教育的问题。“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与生活教育的本质密切联系;它以“行”为基础,自始至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以“创造”为目标,推动着生活教育走向更高境界。“教学做合一”不仅是科学的实践方式,也是有效的实践方式。
3.三次教学实践:
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4.教育原则:
(1)德育的疏导性原则——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此点主要是考察案例分析以及单选考察。
(2)因材施教原则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一样高,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培养人像和种花木一样,不能用浇牡丹的肥料去浇松树。
主要考察例子形式的单选,如“培养人像和种花木一样,不能用浇牡丹的肥料去浇松树”体现的原则是?
5.四种精神
“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主要考察单选、多选、以及判断。
是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教学过程规律知识相关的客观题考察内容与方式,现在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出“生活即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福禄贝尔 D.陈鹤琴
1.【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陶行知先生的相关知识。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
B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C项,福禄贝尔,幼教之父。
D项,陈鹤琴是*的幼教之父,提出了活教育主张。
所以此题选A。
2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的( )观点?
A.教育即生活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学校即社会
2.【答案】B。解析:“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这也是他立足于*国情所提出来的。A、C、D项,是杜威的观点。所以此题选B。
3.以下作品不是陶行知所做出的贡献的是( )。
A.建立小先生制 B.建立艺友制
C.创办燕子矶幼稚园 D.其观点被称为活教育
3.【答案】D。解析:陶行知先生有三次实践: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首创艺友制。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D选项,陈鹤琴的观点被称为活教育思想。故本题选择D。
在此,祝广大考生备考顺利,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潍坊健康管理师培训潍坊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