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常见问题

海口秀英区中医助理医师培训哪里有

中医助理医师代报名渠道,报名机构在这里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任用选拔医师人才的重要途径。参加考试需要满足一定的报名条件,很多草根医生都在抱怨明明自己有很好的医术,却无从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助理医师报名需要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条件一】具有规定学历,参加全日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

【条件二】跟师满三年并通过考核拿到出师证的人员;

【条件三】行医多年医术确有专长并成功取得确有专长证的人员。

满足以上报名条件的任意一种,就可以参加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那么,没有相关的资格应该如何处理?那就需要找相关的机构来进行代报名。

中医助理医师代报名可以帮你解决以下几种难题

(1)没有参加过大学院校的学习,不具备相应的学历;

(2)考试要求有相应的工作单位开具证明,自己找不到;

(3)有大专或者本科学历,但是专业不是中医学,报不了中医助理医师。

知识延伸

考试程序

    1.总体3大考站,每站设考官2~3名。也可分若干小站,如分6站。抽签决定。

    2.考站顺序并不固定,在各地会有所调换而不同,因此各位考生到了考场,上来抽到什么就考什么,别惊慌。

    三、考试策略

    1.战略上藐视敌人:树立信心。不要被困难吓倒。一般实践技能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技能考试60分合格,只要合格就可参加笔试。所以只要认真用心正规学习过,通过技能考试还是比较容易的。

    2.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面学习尽量不丢分,重点深入捞大分。感觉口腔基本操作技能、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只有达到的操作才能增加不丢分。其实并非如此,只要避免严重失误,考试并不非常苛刻。

    3.考试前充分准备。考场上信心百倍,精神饱满,充分显现自己的职业素质,点点滴滴一颦一笑凸显自己的医德风范,把实践技能应试操作看做为上级医师做的一场汇报表演。

    4.模拟实战

    四、考情分析

    *一站考试(共24分):

    1.无菌操作(4分,两项均考试)

    ①洗手、戴手套(考试)

    穿洗手服修剪指甲先用肥皂作一般的洗手清水肥皂洗,再用无菌毛刷蘸煮过的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手指头到肘上10厘米两臂交替刷洗,特别要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等处。反复刷洗三遍,共约10分钟。用无菌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然后将手和前臂浸泡在**酒精内5分钟,浸泡范围在肘上6㎝处。如果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代替**酒精,则刷手时间可减为5分钟。络合碘等消毒液清洗,上臂下1/3,两遍。

    戴手套切记:内外两面洗手消毒完成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手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

    ②口腔黏膜消毒(考试)

    先消后蘸干

    活检注意

    2.一般检查(3项,13分)

    做什么检查都需要进行椅位的调节(考试)。患者椅位的调节:既要患者舒适,又要医师操作方便。

    ①调节好椅子靠背,使靠背上缘与患者肩胛骨上缘平齐,以便支持腰部增加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②患者头应靠稳在治疗椅上,以防患者头部移动而被器械误伤口腔组织。

    ③检查上颌牙时,应调节背部和头部的椅位,稍微后仰,使患者张口时,上颌牙列与地平面呈45°角,以便检查。

    ④检查下颌牙时,要使患者头颈长轴与躯干成,患者张口时下颌牙列与地面平行。

    ⑤避免患者张口过大,防止因面部肌肉过于紧张而妨碍口腔前庭的检查。

    检查包括:

    颌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涎腺检查,口腔内检查,颈部检查,颌面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胀、包块等。其中口腔内检查较多,有口腔前庭区,固有口腔,咬合关系检查,牙龈,牙齿,舌,腭等。牙齿的色泽、排列、数目、形态、龋齿、残冠、残根等,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有无改变等。

    从方法上分 视诊;扪诊;叩诊;探诊;咬诊;嗅诊等。

    视诊:顺序:

    先外后内

    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全面检查其他部位。

    ①全面检查:(问、望、探、叩、触、牙齿松动度)是临床必需掌握的,难点在于椅位调节及各检查目的和操作手法。

    强化记忆的是叩诊的内容(不要使用镊子末端,较好是金属口镜的柄端或者叩诊金属棒),除非是在征得考官认可后,才可使用镊子末端行叩诊。

    ②社区牙周指数(CPI)——2009年新增)

    属于口预内容,平时一般临床医生用的比较少,建议记住表格即可。

    检查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

    检查工具:CPI探针

    关键在于清楚地了解指数牙:

    分六个区段:探 + 视

    先将口腔分为6个区段

    17-14;13-23;24-27

    47-44;43-33;34-37

    20岁以上检查10个指数牙:

    17;16;11;26;27

    47;46;31;36;37

    20岁以下检查6个指数牙:

    16;11;26

    46;31;36

    ③检查表的填写:注意细节。

    3.特殊检查(4分,5项中考1项内容,没有考试项。颞下关节和下颌下腺检查要求松一点,牙髓、牙周、咬合检查,考官一般比较注重。):

    (1)牙髓活力测试:

    温度和电流的反应

    看:病变、阶段、活力

    正常20—50度无反应。

    温度测试<10°,>60°,先健康牙后病牙,先下后上,先后后前。

    与邻牙,对侧同名牙对照

    电测试 与邻牙,对侧同名牙对照

    注意增龄变化,生理状态变化

    温度测试分为冷诊法和热诊法。

    I冷诊法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或氯乙烷作为冷刺激。

    II热诊法的刺激源可以是热水、热牙胶或热金属器械,加金属冠的牙也可用橡皮轮打磨生热作牙髓测验。

    温度测试的临床意义:

    Ⅰ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

    Ⅱ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

    Ⅲ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Ⅳ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

    Ⅴ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急性牙髓炎为而剧烈的疼痛;

    活力测试的临床意义:在考试中主要是考生要对考官表述的,要加强记忆。

    (2)牙周探诊检查:

    六个位点:

    牙的颊(唇)、舌面分别在远中、中央、近中记录探诊深度。

    四个象限:

    检查全口牙是一般从右上后牙开始依次顺序完成探测。

    查:牙周袋范围深度附着水平,龈下牙石的量和分布

    要求:支点稳定,紧贴牙面,于牙长轴平行,20—25g,提插

    (3)咬合关系检查:

    正常

    正中位检查:中线、*一磨牙、覆盖程度、曲线 、牙齿牙列

    息止位检查:间隙

    干扰检查:各种咬合运动

    异常

    课程中对此部分很明确,记忆即可,无技巧。

    (4)颞下颌关节检查:

    对称

    开闭、前伸、侧方运动,功能,疼痛弹响杂音开口度开口型偏斜。

    需要注意触诊手法:

    以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向前方触诊,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关节外侧,嘱患者作张闭口运动,了解髁突活动。

    (5)下颌下腺检查(2009新增):

    注意双手合诊法

    要求:两侧对比检查

    检查要求:形态大小质地、唾液分泌情况。

    重点检查部位:导管口,导管,结石。

    4.职业素质:老师酌情给3分。和临床专业差不多,体现在你操作中, 衣着语言态度

    第二站考试(共45分)

    1.基本操作技能:

    执业12考3、

    助理8考3,共33分(20+10+3BASS刷牙是考试(3分),其他20分一道,10分一道);

    2.基本急救技术:

    执业及助理都是4考2,

    很显然基本急救操作是保分的关键(共12分,血压测量+X)。

    基本急救技术包括:

    1.测量血压。

    2.吸氧术。

    3.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与临床医师考试内容相同,保分关键)。

    详述基本操作技能:

    1.可能占20分的项目(7个):

    离体磨牙复面洞制备术

    开髓术

    牙拔除术和麻醉——仿真头模;

    龈上洁治术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仿真头模;

    后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后牙邻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2.可能占10分的项目(4个)

    牙列印模制取

    口内缝合术

    颌面部绷带包扎技术

    窝沟封闭术

    BASS刷牙是考试 (3分)

    BASS刷牙法——模型;

    又名水平颤动法、龈沟法。有效清除龈缘附近和龈沟内菌斑的方法。

    操作要点:先平行后,45度角,轻加压,毛端入龈沟,短距离2—3mm,水平震颤,勿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每次2—3颗牙,前牙舌腭侧可竖放。

    注意事项:

    1.刷颈部龈缘时用力要适当,不要使用太大的力度,以免造成牙龈损伤。

    2.短距离水平颤动牙刷的距离不能太长,控制在2--3mm左右,太长会损伤牙颈部牙体硬组织。

    3.刷牙时要有一定顺序,增加每个部位和每个牙面都刷到,没有遗漏。

    一、离体磨牙 复面洞制备术

    注意:

    钻入的位置先邻面再面,和鸠尾固位形的位置,洞形要注意“底平壁直”,不要出现“口大底小”,或者凹凸不平,邻面洞制备时 从牙齿合面的近中或远中边缘嵴钻入。

    面洞制备时 自邻面洞口向合面扩展,制备鸠尾固位形。鸠尾峡部应放在颊舌两牙尖之间,在轴髓线角的靠中线侧。

    二、开髓术

    (一)髓腔入路的合格标准

    1.髓腔入口洞形正确:

    上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的三角形,不在咬合面正中央而偏至近中颊尖上。

    下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角的梯形,位于 面近远中向的中1/3,中央沟的颊侧。

    2.全部髓顶揭净。

    3.全部根管口可暴露于直视洞口中。

    4.根管锉可直线进入根管根尖部。

    5.进入根管的器械仅接触根管壁,洞缘和髓室侧壁不会对器械造成阻碍、卡压。

    6.较大程度保存牙体组织,无操作缺陷。

    (二)常见的问题

    在操作中可能出现操作方法不规范,更可能因不恰当预备出现各种缺陷。

    常见的问题有:

    1.操作方法不规范

    器械选择或握持不当,没有支点;持续施压钻磨,涡轮钻不予冷却;操作顺序混乱,遗漏步骤。

    2.入口洞形欠佳位置错误,形态不规范,洞口过大过小。

    3.不能建立进入根管的顺畅通道

    (1)未打开髓腔,仅在牙本质深洞洞底所对应的根管口位置钻了3~4个穿髓孔,而误当作了根管口。

    (2)髓室顶未揭净,髓腔暴露不充分,用探针小弯端四壁探查,仍有可钩挂住探针尖之处。

    (3)髓室侧壁牙本质领未去除,遮挡根管口,甚至遗漏根管。

    4.牙体组织过度破坏

    (1)髓室壁磨除过多,形成凹陷,髓室呈“啤酒桶”形状,或出现台阶、穿孔。

    (2)磨损髓室底,自然形态遭破坏,甚至穿孔。

    三、龈上洁治术

    1.医患体位不佳,患者体位常常过高,高于医生的肘部,导致医生体位不佳,无法保持正确姿势。

    2.器械选择不当洁治后牙颊侧或舌侧时的器械选择不当,导致洁治操作时器械的角度不正确。

    3.洁治时无支点或支点不稳固无支点或仅用无名指作支点,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从而使得牙石不能被有效除去,也会造成器械滑动形成损伤。

    4.操作中洁治器的离开牙面刺伤牙龈,应注意避免。

    5.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不正确,应注意使其角度保持在45°~90°之间,以80°较佳。

    6.操作中用力方式不正确,在牙石表面层层刮削,导致牙面残留薄层牙石。应注意肘-腕部用力,将牙石整块去除。

    7.洁治中对牙龈造成损伤操作中洁治器的离开牙面,尤其是转向邻面时器械更容易翘起,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90°,支点不稳致器械滑脱,都会造成牙龈损伤。应注意避免。

    8.洁治完成后忘记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擦洗治疗区,这也是常见的问题,应注意避免。

    四、口内缝合术(使用专用模型)

    注意事项:

    (1)两侧创缘整齐,长短相等。

    如果创口边缘不整齐,或缝合的两缘长短不一,应以刀片或剪刀予以适当修整,直至创面能相对合拢而无皱褶。

    如长短相差较多,无法修整,可先将创口缝合,较后在创口的末端有皱褶突起处,分作1个三角形切口,切去多余的组织并作缝合。

    (2)缝针进入组织的深度两侧应相等,若深浅不一,则打结后,深的一侧高于浅的一侧,使缝合面高低不平。

    (3)进针的刺入点距创缘的距离,与出针点的距离应相等。

    (4)缝合不宜过紧,以防缝合缘内卷,而是要求两缘轻度外翻突起。

    (5)每一针缝线的距离一般为5mm,口腔黏膜针距应更近一些,每隔2~3mm一针。

    (6)缝线之间的组织可有极小的裂隙,使少量渗出物得以排出。

    (7)如创口内卷,可用有齿组织镊夹于创缘的两侧,调整创面,使之轻度外翻。

    五、牙拔除术和麻醉(模型)

    注意无菌观念和拔牙步骤

    拔牙注意事项:

    1.在各个环节中应时刻注意无菌观念,避免触碰非术区的组织,如唇、颊舌和其他牙等。

    2.完整地完成手术操作,不可遗漏细节,如拔除前的牙龈分离、牙钳放置时避免夹伤牙龈组织、牙拔出后拔牙窝的挤压等。

    3.注意口腔内软硬组织的保护,特别是牙脱位时对颌牙的保护和患牙周围的软组织保护等。

    4.根据各个牙根的解剖形态完成患牙的脱位动作,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防止意外断根。

    六、颌面部绷带包扎技术(十字法、单眼法)

    注意事项:(注意包扎的顺序方法)

    1.无菌创口在包扎时应注意无菌操作,覆盖的无菌纱布应有一定的厚度和范围。感染创口也要防止其再污染,引流应保持通畅。

    2.绷带在包绕下颌下区和颈部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喉头和气管。

    3.所施压力应均匀适度,防止组织因过度受压而坏死。

    4.腮腺区创口的包扎,应施以一定压力,并应富于弹性,以免发生涎瘘。

    5.对于切开引流的创口,*一次包扎应加以适当压力,以利止血,以后换药包扎时,应注意引流通畅,而不宜过紧。

    6. 整形手术后的创口包扎,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影响组织的血运。游离植皮术后包扎时,覆盖创面的纱布应力求平整,外加疏松纱布和棉垫,再以绷带作适当的加压包扎。

    7. 骨折复位后的创口包扎,应注意防止错位。

    七、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

    (专用模型,由于这个模型较贵,一般只给一次操作机会)。

    注意事项:

    1.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

    2.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切口位置应位于脓肿较低处或即将破溃处。

    八、牙列印模制取

    取印模之前,一定要先试托盘 找到合适的托盘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注意事项:

    1.调整椅位体位头位,增加患者较放松舒适位。

    2.消除患者紧情绪,动作轻柔,

    3.体位正确,张口印模,牙弓平面与地面平行。避免过多的印模材流到咽部,刺激咽部导致患者恶心,。

    4.先后面就位,后前面就位。肌功能整塑。

    5.避免托盘压迫、损伤组织,增加患者舒适和印模质量。

    6.检查印模质量,如完整清晰、取全、边缘伸展适度、气泡。

    九、后牙邻 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注意事项:

    1.组织保护

    牙体预备时*注意对患牙及周围组织的保护。如采用喷水冷却,高速涡轮间断磨切,以避免刺激患牙牙髓。预备时,视野清楚,口镜保护。在患牙邻近牙上形成稳定的支点,避免过量磨除甚至露髓,同时注意避免损伤邻牙、牙龈及颊舌组织。

    2.应增加嵌体有足够的固位力,并增加患牙牙体组织和修复体有足够的抗力。 面洞形应有足够的深度,不能小于2mm,但要避免预备过深。

    十、后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一般要求考生自带离体牙)

    注意事项:

    1.组织保护

    牙体预备时*注意对患牙及周围组织的保护。如采用喷水冷却,高速涡轮间断磨切,以避免刺激患牙牙髓。预备时,视野清楚,口镜保护,在患牙邻近牙上形成稳定的支点,避免过量磨除甚至露髓,同时注意避免损伤邻牙、牙龈及颊舌组织。

    2.牙体预备量控制牙体预备既要为修复体创造足够的修复空间,增加修复体有足够的强度,恢复正确的轴面形态、邻接关系和咬合接触关系,边缘密合。但要避免预备过度和刺激损伤暴露牙髓。

    十一、窝沟封闭术

    注意事项:

    1.注意酸蚀过程中不要擦拭酸蚀牙面,因为这会破坏被酸蚀的牙釉面,降低粘结力。放置酸蚀剂时要注意酸的用量适当,不要溢出到口腔软组织之上。

    2.封闭前保持牙面干燥、不被唾液污染是封闭成功的关键,因此操作中要确保酸蚀牙面不被唾液污染,当唾液污染了酸蚀牙釉质时,应彻底清洗干燥,重复酸蚀60秒后才能涂布封闭剂。

    基本急救技术:

    一、测量血压——考试(2分),考生之间互相测;

    二、吸氧术

    三、人工呼吸

    四、胸外按压

    测量血压——考试(2分)

    因此正确测量血压需做到如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较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 坐位卧位 右臂与右心房同水平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度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较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

    *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第三站考试 共31分

    内容多、考查项目多,较能争分的一站,也是跟笔试结合较紧密的一站

    1.病史采集: 口述,5分。执业一共背12个病史,考1。助理背7个,考1。内容多,知识点分散,覆盖了口腔基本常见症状。只要是认真记忆,考试时说的全面,目标为5分里面拿到4分。这个考查项目较病例分析简单。且有很多很多共性的点存在,得5分不容易,但抛开共性的点不答得3分问题不大,无非是现病史、相关病史的问题。

    病史采集定义:通过医师的问诊,了解患者就诊原因及要求,获得患者系统病史和口腔专科病史的资料。这就是病史采集。

    所以在考试中不管碰到一个什么症状,现病史和有关病史都是我们需要围绕的重点。

    门诊病历包括: 要求全面

    姓名、性别 、年龄、 婚姻、 职业、 出生地、 主诉部位、 时间 、性质、 程度、 现病史、 有关病史、 过敏史、 体格检查、X线、冷热诊等。 实验室检查 、初步诊断、 处理意见 、医师签名

    特别主要与口腔和牙有关的:

    现病史及有关病史

    患牙位置(患者能否定位)数量、疼痛性质、诱因、什么情况缓解、白天夜间区别、局部还是放射疼痛、是否进行过治疗是否有全身疾病、是否有外伤史;

    2.病例分析:口述。

    执业24考1,18分,单题占分较多的一项。

    病例分析中,比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对于一个病例,肯定会有一个主诊断还有一个第二诊断。

    比如,患者深龋后引发了牙髓炎,那么根据病例会诊断为牙髓炎,但只说牙髓炎是不够的,还要说出有深龋。

    对策:

    1.24个病例,研究透彻,滚瓜烂熟查。考查的范围已划定的很小了,区分归类。

    2.仔细审读病历,不要先下诊断结论。

    现病史 有关病史 过敏史体格检查X线,冷热诊等实验室检查

    3.将给你的资料,与所学知识对号入座。

    只要诊断正确,后面的就是一帆风顺的病例分析,顺带把诊断依据的分一并拿了,因为诊断依据完全不用你动脑子,只要把给你的病例中检查的部分给老师读一遍就可以了,这就是诊断依据。后面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就是比较考查考生记忆力的,相当于论述题,这部分没什么技巧,关键在于记忆。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操作注意事项

    一、器械握持方法

    执笔式——探针探诊;握持手机;

    执毛笔试——叩诊;

    改良握笔法——牙周探针;CPI探针;手动洁治器。

    二、对照牙选择

    叩诊——一般选择正常邻牙为对照牙,先叩击作为对照。

    牙髓活力检查——先测健康对照牙,再测可疑牙。对照牙以同颌同名牙为选。

    三、各操作检查的体位调节

    ①口腔一般检查: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平面与地面成45°~90°角,检查下颌牙时,咬合平面尽量与地面平行。

    ②咬合关系检查时,患者坐于治疗椅上,调整椅位,使患者(牙合)平面与水平面角度在0°~45°之间。

    ③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半张口,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

    ④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头后仰,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面成60°。

    ⑥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嘱患者大张口,下牙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

    ⑦龈上洁治术:患者体位:上身向后仰靠,使患者的头部与医生的肘部平齐。洁治下颌牙时下牙咬合平面基本与地面平行,洁治上颌牙时上牙咬合平面与地面约呈45°~90°角。

    ⑧牙拔除术:拔除上牙时,患者上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呈45°角,其高度应在医生的肩关节和肘关节之间。拔除下牙时,患者下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其高度应在医生肘关节以下。

    ⑨牙体预备:预备下颌后牙时下颌牙列颌平面与地面成0°~45°。患者上颌牙列的(牙合)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稍高于术者肘部。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海口秀英区执业药师培训海口执业医师培训海口龙华区执业药师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