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教师资格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教师资格

在中学教师资格科目二的考试中,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是个常考的知识点,主要的考查形式是例子反选,所以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要注意将例子和知识点相结合,例子往往就是题干,大家注意多多积累例子,回归定义本质进行理解消化,有效提高做题正确率。

1.感觉适应

由于同一个刺激物持续作用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所有痛觉是较难适应的。

在这个知识点中,常考的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了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就是适应明,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眼,但是很快就习惯了。而暗适应就是适应暗,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清外界,后来逐步能看清外界环境,这就是暗适应。

嗅觉也可以产生适应,比如我们常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里并不是花不香了,而是花香持续作用于嗅觉器官,嗅觉器官发生了感觉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也是常考点。比如我们洗澡的时候,一开始觉得水很烫,一会儿就觉得没那么烫了,这就是温度觉的适应现象。

听觉的适应也会发生,比如当我们住在火车站旁边,一开始觉得火车经过很吵,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觉得很吵了,这是听觉的适应。同样,大厨炒菜越炒越咸,也是由于大厨在尝菜的过程中适应了这个咸度,不觉得咸了,所以会再次放盐,这是味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比如我们先吃药,后吃糖,就会觉得糖比平时更甜。这种有先后的是继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这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的现象,属于同时对比。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比如我们长时间地盯着灯管,闭上眼睛后依然会看到灯管的现象。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比如盲人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就会变得较为敏感来弥补。

(2)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这是常考的知识点。比如粉色让人觉得温馨,蓝色让人觉得凉爽,颜色的刺激首先引起了视觉,还引起了凉爽和温馨的感觉;我们常说“甜甜的声音”,声音先引起了听觉,还引起了“甜”的感觉。

以上就是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的相关知识点,考生可以多积累例子进行备考,同时多回顾定义进行辨析。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长沙芙蓉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长沙芙蓉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